方证对应,合证合方王彦权.12.4宋某,女,48岁,平顶山人,半月前来诊,来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两月余,尚尿急、尿频、尿疼,尿中带血,伴见身无力,腰困疼,怕冷,晚上口干渴,舌红,苔薄白,脉沉弦。处方:知母10g,黄柏10g,肉桂3g,附子6g(久煎),生地15g,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2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白芍20g,甘草10g,大枣6枚。疗效:服上方半月,诸证十愈七八。按语:此病人尿急、尿频、尿疼,尿中带血,伴见晚上口干,阴虚火旺之知柏地黄汤证;身无力,腰困疼,怕冷,肾阳不足之肾气丸证;腰疼,怕冷,阴阳俱不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方证对应,合证合方,简单的思维,神奇的疗效。
??总结:治疗急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思路及临床体会文/林佳明
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指的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细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腭扁桃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该病是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导致,常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炎症。
全身症状
较重,患者可有发热(体温可达39℃)、畏寒、头晕、头痛、食欲减退、四肢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
小儿有时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婴幼儿可因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局部症状
咽痛为主要症状,以咽部剧烈疼痛为主,可能持续超过48小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多伴有吞咽困难。
婴幼儿常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扁桃体明显肿胀,偶可引起婴幼儿呼吸困难。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烧,咽喉痛,家长一般以抗生素为主,因为会反复的发热,家长的耐心等不了,期间会用点激素,这样三单四天就会不发烧了,留下了扁桃体的肿大,但是没有什么症状,有些打呼噜明显的会去看,医生会建议割了扁桃体。
割了扁桃体后,有些并不能解决问题,反复的感冒,咳嗽等。
我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体会,一般会两种情况。
1、单纯的热证、实证为主,这类患者体质不甚虚,那么治疗的话清热为主就可以了。
我常用三黄泻心汤,升降散为主。
大黄,黄连,黄芩,片姜黄,僵蝉。
但这类患者,其实比较少见。
其中,有少阳证,合的比较多的,那就是小柴胡汤加石膏了。
小柴胡汤加石膏,三黄泻心汤,升降散,效果很好,退热效果稳定。
要想快速而平稳退热服用中药方法,很讲究,Q4h,有时,一天要用到两剂。
如合并其它证,用六经辨证的思路,有表合桂枝汤、葛根汤、麻杏石膏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夹饮,化饮,夹食积,化食积。
可加桔梗,连翘,薏仁等,随证而治。
2、上热下寒,虚实夹杂的。
这类患者,我看的比较多,发热,高热,扁桃体化脓,红肿,但却是胖大舌,口不干欲饮,四逆,大便不成型的,这类就是我说的,虚火上灼引起的,不是全身的热,是局部的热,又有下寒,这个我就用我师父的思路来组方,温阳,引火下行,以土覆火,一般医生,不敢用,高热,用附子,一看就觉得不可能,不敢用,我用了,疗效都很好。要突破这个思维,可能需要真正的跟诊过,才会敢去用,不然就会看过了,只是看过了。
基本的思路:
黄连,黄芩,石膏,桔梗,清上热,咽干,加乌梅。
附子,干姜,炙甘草(量比附子大一倍,这个也是关键,目的,以土来覆火,让火慢慢燃烧),肉桂,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细辛,半夏等药。
这两类,都需要刺络放血,目的,让邪有出路,热有出路。
?耳尖,少商,重的,十宣。
请看以下治疗我治疗的案例:
患儿反复发热4天,反复服用抗生素不退,运用中医两天就进入坦途
这类反复发热,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发热,没有表证的,其实就是下寒,局部的热,这时引火下行就有很好的效果。这个发热也是要考虑的,不是热证,而是寒包火,扁桃体化脓,不能清热解毒,而是引火下潜,患儿手脚冰冷,舌脉提示就是反复用退烧药,抗生素摧残后,伤到太阴了,患者阳气虚,里虚寒,扁桃体发炎是雷龙之火不在其位,上炎了,这个时候,不能只是看到标,去清热解毒,去消炎,一消炎,就坏了,更加伤害脾胃,反而反反复复的发热,耗伤人体的正气,阳气。四逆汤,四君子,生三石,生石膏,肉桂,这样的思路,应该没有多少人敢用,更多的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桑菊饮,银翘散。
化脓性扁桃体炎,热退后,还有肿大,如何处理?
没有什么症候反应,我是水饮去考虑的,所以从健运中焦,脾胃入手,断其根,目的预防,其反复化脓,有时,我会用到小剂四逆汤,但是走到这一步的其实非常少,一般退热后,就不用再治疗了,马上冰淇淋,热狗,汉堡,烧烤,冰饮,不会给你机会,不到两周,就循环着反复,又一轮抗生素、激素,扁桃体慢慢代偿性肿大,堵塞到气道,打呼噜,呼吸不畅,就来了,既然有肿大了,反正是不重要,割了吧。
什么时候,做扁桃体手术的小孩最多?
暑假/寒假。
扁桃体在西医解剖,是免疫器官,其实在中医来说,重不重要呢?
门户,屏障,你说重不重要?
慢性扁桃体肿大,我多从水饮,寒湿考虑,在临床中确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退热药的煎服法:
透表药多用花、叶类,其性轻清上浮,具有较多的挥发成份,不宜久煎。应该是多泡少煎。
10分钟频服,正所谓祛邪务快,邪去则正安。
退热药用之有效,多于24小时内可以见效,如不见效,要考虑用方是否准确。
?多梦易醒案
一女孩,22岁,睡眠不好,易醒,梦多,焦虑,脾气大,控制不住发脾气,每次发脾气都要摔东西才解气,去医院诊断为轻度焦虑症,吃了一段时间西药,症状缓解,找了一份工作,自己觉得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情绪好了很多,想着西药副作用大,慢慢停了西药,想用中药治疗。经六经辩证,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腹诊左少腹压痛。最后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核承气汤。
七剂见效,睡眠好转,自我感觉可以控制脾气。
验证过太多例,但凡脾气大的绝大多数都会有左少腹压痛。脾气大就是伤寒论条原文所说“其人如狂”
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后云解外宜桂枝汤
转自经典中医张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