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疾病之一,胆囊结石发病率为13.5%,而其中10%~15%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当中,40~69岁的人群是胆总管结石的发病高峰期。家住房山区的赵女士就不幸成了其中之一。
患者赵女士,今年46岁,长期右上腹疼痛,医院,均被诊断为“消化不良”。口服汤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为了尽快缓解疼痛,赵女士又转至内科就诊,医生建议其行B超检查。B超示:胆囊壁增厚,胆囊炎,医生仍然给予其按照慢性消化不良胆囊炎治疗。长期的上腹疼痛,使得赵女士寝食难安,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中药、西药吃了不少,为啥总也不见好呢?我到底是得了什么病?难道是医生诊断的不对?”,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年七月份,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赵女士来医院,再次就诊于内科。行B超检查仍然显示:胆囊炎,胆囊壁厚。
为了明确诊断,找到病因,对患者认真负责的B超医生特邀请综合外科薛冰川主任前来会诊。薛主任详细询问其病史,给予其悉心查体后,考虑有胆管问题,叮嘱B超医生瞩仔细检查胆总管。检查结果,果然不出薛主任所料,经B超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胆总管胰腺炎段胆管有小石头嵌动,将其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赵女士右上腹疼痛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进食后,症状尤为明显,饱胀不适,自行催吐后症状稍有好转。随后,便开始出现寒战、发热,皮肤轻度黄染等症状,于是,急来我院综合外科就诊。薛主任给予其细心查体并结合既往病史,将其诊断为:1.阻塞行黄疸2.慢性胆囊炎3.胆囊.胆管结石4.胆汁淤积,5中药排石后胆总管结石。
考虑到赵女士病情复杂,薛主任建议其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在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后,综合外科医护人员积极给予其进行术前检查。结果回报后,未见手术禁忌症,薛主任当机立断,立即给予其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术中,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胰腺端取出结石一纹。
术后,在整体医学理论指导下,薛主任运用六维诊疗模式从心理、饮食、运动起居等全方面为其制定了一套诊疗方案,给予其药物消炎,护肝,补液等对症治疗。
现如今,赵女士已康复出院。年9月29日,赵女士再次来到综合外科,亲手将一面写着“妙手回春,赠旗致敬”的锦旗交到了薛主任的手中,并连声说着感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