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主任
经验分享
南
外
高
中
南外高中班主任系列培训
年4月15日,由德育处主办,深圳市曾澄福名班主任工作室承办的“我的班级管理经验分享”(第一期)如期在南外高级中学六楼会议室举行,本期培训邀请了两位优秀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经验分享,他们分别是现高三(4)班班主任林野及现高三(3)班班主任刘震。
活动由曾澄福老师主持,南外集团总校长、南外高级中学校长梁明、德育处副主任乔宏涛到会指导,南外高级中学全体级长和班主任参与。
01
一个数学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
·林野老师·
活动第一项,在介绍完两位优秀班主任简介之后,林野老师以《一个数学老师的班级文化建设》为题,分享了班级管理心得。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文化:
班级净文化
班级静文化
班级竞文化
首先,“净”文化的建设要求学生注重教室环境卫生,落实到细节小处。创造干净美观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安静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负责任的同学专门管理值日,班主任需要经常督促,有不合格之处就直接指出,大概两个月左右,即可形成习惯。
其次,建立“静”文化与“竞”文化,这包括要求学生起立早读,帮助学生保持好的精神状态;班级六点半晚修,要求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对不遵守纪律吵闹的学生要严厉批评;通过颁发“阳光雨露杯”,激励学生努力等等。
此外,林野老师每学期末总会订两个蛋糕,举行集体生日,让学生感受班级的温暖。课余时间他也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阳光心态。
02
让班级文化像树一样成长
·刘震老师·
活动第二项,刘震老师以“让班级文化像树一样成长”为主题,以自己带班的具体案例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带班方略。
刘震老师首先对班情进行分析,包括班级基本情况、选科、学生特点等等,这是班级文化建立的基础,他称之为“树之根”。
接着,刘震老师提出“树之源”,即育人理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至第三层次分别为形成“符号和语言”、形成“行为规范和模式”和形成共同的“信念价值观”,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是具象化的,也可以是虚像化的。这个过程需要寻找班级文化的载体,在开学前,刘震老师就按照名单给学生定制了树叶形的姓名贴,并让分班后的学生通过树叶信的方式向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因此,同学们就达成了以“树”作为文化载体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刘震老师按照树的“培根—育干—拔高”的生长方式,确定了发展目标,高一对应树的“培根”阶段,以他律为主,学会感知幸福;高二对应树的“育干”阶段,以自律为主,学会创造幸福;高三对应树的“拔高”阶段,以自主为主,学会守望幸福。
清晰的阶段目标,使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形成“树之魂”,也就是达到了文化形成阶段。刘震老师班级的国旗下讲话、班会等都以树文化展开,同学们演讲自己对树文化的理解,并以此设计班徽、出黑板报等等。
第五部分是“树之长——文化外化”。刘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幸福公式,带同学们追求幸福:积极意义、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投入、积极成就。
例如,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讲台收纳盒、黑板擦等等获得成就感;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前沿技术,提升学生内驱力和使命感;通过“夸夸行动”,每周两名同学作为主咖,其余同学和科任老师轮流夸奖写在夸夸本上,达到同学、师生间的积极关系;通过大型考试给学科表现突出、有影响力的学生颁发MVP奖杯,增强学生积极成就……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真正让学生像树一样成长。
最后,刘震老师介绍了如何进行虚像化文化建设。他以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为例,体现了寻找这样的一句能够作为学生格言、引起学生共鸣、影响学生信念的话作为载体建设虚像化文化的重要性。
刘震老师曾经接手的一个班,孩子们因为成绩不佳缺乏自信,他告诉孩子们一句话:过去或许不被看好,明年必定成为骄傲。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孩子们心里,还有家长把这句话写成了书法,有了这样的信念感,孩子们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优秀,在高考前夕,他们在黑板上写下“梦想终将成为现实”。
正是因为有清晰的班级特色并围绕一个意象进行班级文化建设,采取有力的各项措施,以班级文化熏陶学生并引领拔高,让刘震老师带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学生。
最后,刘震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室理念:
做幸福老班,
育幸福学生,
助幸福家庭,
促幸福社会。
期待有相同愿景的班主任
加入到他工作室,
共同进步!
03
点评分享
·乔宏涛主任·
活动第三项,德育处副主任乔宏涛对两位优秀班主任的分享做点评。
乔主任在肯定两位优秀班主任的各种带班技巧之后,向各位班主任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听完两位班主任的分享,我该学谁”?
他认为,两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各具特色,但我们应当在借鉴优秀做法的同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以及学生个性特征做出调整,形成具有自己特色风格的一套班级管理办法。
同时,乔主任也认为从他们分享中应该学习到班级管理需注重图文资料的积累,一方面是见证班级成长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成果体现。
最后,乔主任说我们用心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深入学生内心,用班主任的力量去温暖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04
颁发聘书、证书
活动第四项,梁明校长为曾澄福老师颁发“南外(集团)高级中学班主任成长体系及幸福家长课程体系项目组总负责人”聘书、为林野、刘震两位老师颁发讲座证书。
05
新岗班主任近期工作解读
·曾澄福老师·
活动第五项,由班主任成长体系项目组总负责人曾澄福老师对南外高中新岗班主任近期工作进行布置和解读。
项目组规划本学期的班主任成长课程体系是在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安排的基础上,进行重心为“聚焦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归属感”的系列工作:完成复学第一期黑板报、复学第一堂班会设计和上交、班主任工作计划、“四欣赏”文化的营造、设计制作班徽、创作班歌等,并对每一项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时间节点做了详细的安排。
曾澄福老师认为:项目组的定位就是设计并实施适合班主任成长的系列课程和活动,服务于班主任的终身成长和年级组建设,服务于德育队伍的建设和学校的发展。
06
校长点评
·梁明校长·
活动第六项,梁明校长对本次分享及班主任工作安排进行点评。
梁校长对本次培训会上的两位分享班主任的做法以及项目组对于班主任培训的课程体系设计和近期工作安排做出了极大的肯定,希望各位新岗班主任积极消化借鉴内化他们的优秀做法,对项目组分配的培训任务和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和坚决理解执行。
梁校长认为,一线班主任与专家学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落地”和“经营”,如果说专家是立言,那么班主任更多的则是立德、立功。对于班主任在成长过程中“该学谁”“该怎么学”的问题。梁校长认为,一个人的姿态一定可以影响成长状态,因此班主任应该以一个学习的姿态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在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该保持务实、融入、开放、进步的姿态。其中,开放的姿态很重要,只有保持开放姿态,才能持续进步,终生成长。
关于班级常规建设,梁校长认为班主任的常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到”,二是要“在”。“到”是要按时到场,“在”是应该在的时候要在场,这其实就是一个勤劳的问题。新学期开学初期是进行班级常规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学校教务处设计推行的“班级日志”是常规建设很好的抓手。
最后,梁校长指出班主任要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不要害怕繁琐,教育就是在做琐碎的事情,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分享老师简介
林野
高三德育级长、资深班主任
新高一教师、市高考先进个人
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刘震
高三教学级长、资深班主任
新高一教师、市骨干教师
市高考先进个人
分享感悟
高如意
今天的班主任培训干货满满,让我对班级文化的认识更加清晰了一些。从林野老师的“净”文化、“静”文化和“竞”文化,到刘震老师的“让班级文化像树一样生长”,虽然分享时间不长,但我仿佛看到了两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一开始对班级的规划、到一步步落实、反复去抓,到最后形成非常清晰的班级文化,同学们也非常有认同感和幸福感,这样的班级应该是学生比较向往的存在。
现在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从林野老师的分享中,我感受到带领学生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可以让学生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成长,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
在班级常规方面,班主任更要有毅力,学生养成习惯的过程比较难,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身。刘震老师从班徽、班徽主题到板报设计都等贯穿了班级文化的核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和完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去靠近幸福,我想这对学生的整个人生启蒙和引导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长路漫漫,继续求索。
郭宇轩
今天下午林野和刘震两位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分享让我收获良多。首先作为一个同样对班级的干净整洁要求很高的班主任,在林野老师的经验分享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方法,比如擦黑板要找女孩子或者干净整洁的男孩子,并对擦黑板同学的事先培训;可以通过划线和值日生每日三次负责的方法保证班级桌椅的整齐。而在学生“竞”文化的培养上,可以通过督促学生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刘震老师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对一个班级而言文化的重要性,而班级文化需要通过班主任去引领,需要通过学生去构建。相信我在本次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中所学习到的思想方法一定会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非常大的帮助。
杨乔
听了刘震和林野两位老师的分享,我收益颇多。刘震老师将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南外的校训结合,三年分阶段各有侧重点,追求孩子们像树一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全班一起设计班徽、班歌增加班级凝聚力,打造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