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取石+胆囊切除是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继发结石的最佳方式。但因为此手术需要较高的腹腔镜和胆道镜的技术要求,医院目前还难以开展,因此到目前为止,此手术还不是大多数医生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其原理就是将继发的胆管结石从其掉下去的原路取出,同时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这样既避免了胆管切开造成的胆管损伤,也避免了留置胆管内的引流管(T管),其手术的时间、费用和术后恢复均和单纯的腹腔镜胆囊切除相似。手术时间基本在一小时左右,费用一般在一万五千元左右,术后住院2-4天即可出院,出院时不带任何引流管,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此外此手术的另一个巨大的优点是不损伤胆管,同时保留了胆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胆囊管球囊扩张以及胆道镜下等离子冲击波碎石技术,使很多以往难以完成的病例得以成功实施,此外很多合并上腹部手术病史的高难度患者也获得成功,使手术适应症范围更加广泛。目前此手术已经医院治疗胆囊结石和继发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微创治疗方式。
然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医生会推荐先行十二指肠镜下胆管下端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先去除胆总管结石,然后休息几天到一个月再做一次腹腔镜胆囊切除完成整个微创治疗,几乎成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指南。但是按循证医学基本原则,所有指南都应该包括患者意愿并结合医生经验习惯、医院和病人条件。ERCP+EST,经30年应用,推广难,并发症多而严重,约1%的死亡率,患者难接受。治疗方式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在一定程度上永久性破坏了胆管下段括约肌(Oddi括约肌)的功能,使Oddi括约肌这一胆管的天然屏障功能丧失,术后可能出现食物及胃肠液返流进入肝内外胆管,使胆管内细菌数量增加,一旦食物残渣堵塞胆管,那么胆管炎及菌血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和黄疸。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此外其潜在中远期危害目前尚难以预料。因为几枚小小的胆管结石就轻易破坏胆管括约肌的功能实在是得不偿失。
2、患者需要面临两次有创操作,相应的痛苦和潜在的风险都会增加。
3、治疗费用高。此治疗方式的整个住院费用比腹腔镜经胆囊管胆管取石+胆囊切除至少高一万元左右。
希望更多的外科医生尽早掌握此微创手术方式,造福更多的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