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医院↑免费订阅
保胆和切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真正称得上是医学界的“世纪之争”。年6月24日,“中国护胆联盟?贵阳站”正式启动,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学会副会长鲍勇教授、医院全军普外中心主任田伏洲教授、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训如教授等数十位来自全国各地肝胆外科领军人物汇聚一堂,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自身专长,围绕胆结石保胆和切胆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此次探讨意义非凡,对促进西南乃至全国胆结石诊疗理念和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名医云集:围绕“切胆保胆”展开激烈探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贵州地区的胆结石发病率已超过全国最高发病率10%,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那么患了胆囊结石应该怎样治疗?是一切了之还是保胆取石?盛会上,众多肝胆外科领域名医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专家研讨、病例分析、数据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医院全军普外中心主任田伏洲教授指出,以往由于医学观念的落后,许多人都认为胆囊对人体并无多大用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胆囊具有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功能,因此,胆囊结石不应一律切除胆囊,因为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它不是结石生成的温床。
▲全国各地肝胆外科领军人物汇聚一堂
“胆囊切除后,胆汁就失去了浓缩储存的场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免疫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而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结肠癌发病几率也会增高。”中国护胆联盟创始成员单位—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钟必强教授在会上指出,治疗胆结石应在治好疾病的基础上,保障患者术后生活的健康,这才是衡量二者究竟孰优孰劣的唯一标准。
切胆还是保胆?胆囊是结石温床必须一刀切多年前,通过“胆囊造瘘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大多数患者都会在较短时间内复发结石。19世纪末,德国医学界提出“胆囊是结石温床”的观点,由于胆囊切除手术有效避免了胆囊造瘘取石术复发率高的缺点,因此,只要患了胆结石,无论结石大小、胆囊功能是否完好,都必须将胆囊切除。
结论:胆囊无辜结石复发不赖胆囊
旧式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率高,其原因不在于胆囊本身,而是过去的医疗技术条件。过去的手术中,医生是盲人取石,无法清晰看到胆囊及胆管内的真实情况,很容易在取石过程中出现遗漏。近代腔镜技术的发展,通过多种微创内镜的联合使用,在保胆取石手术过程中,能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胆囊、胆管内的情况,有效避免结石遗漏。
▲田伏洲教授就切胆与保胆发表重要报告
胆囊有用还是没用?胆囊无用切了对患者没影响在传统观念中,即便将胆囊切除,也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影响。而胆囊原本所承担的胆汁贮存与浓缩功能,也会因为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逐渐转由包括胆管、肠道等其他器官来承担。但随着医学技术及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胆囊切除后,不仅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容易引发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急性胰腺炎等,治疗难度极大。此外,切胆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率要高出4-5倍。
结论:胆囊的功能不仅是“蓄水池”
钟必强教授指出,胆囊具有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不仅仅是储存胆汁,它还能自律调节胆汁成分的比例和浓度,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胆囊能起到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避免胆汁逆流伤害到肝脏和胰腺。同时,胆囊细胞分泌的黏液蛋白具有抗胆汁侵蚀、抗感染、抗氧化作用,防止胆囊和胆管发生炎症。除此之外,胆囊还具有免疫、调控Oddis括约肌等诸多功能。
▲钟必强教授对胆囊的功能作了详细讲解
患上胆结石,应该如何科学保胆?医院外科主任、中国护胆联盟特聘专家、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钟必强教授指出,科学保胆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要决定因素:专家精准评估
需要专业的结石病专家,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胆囊情况综合评估,判断是否具备保胆取石的条件。
第二决定因素:胆囊功能是否尚存
胆囊功能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评估:1、胆囊壁光滑与否;2、胆囊透声度良好与否;3、胆汁清透成分与否。三者都满足,能保胆就应尽量保胆。
第三决定因素:成熟的保胆取石技术
目前国际先进的“三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技术”,能够在取出胆结石的同时,保留胆囊及其功能。该技术的安全性、取石彻底性、保留胆囊等优点已在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临床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