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高龄老爷子康复出院,幸亏市三院的l

半月前,四位高龄老人先后入住市三院普外二科。他们当中,最小年龄76岁,最大年龄已经89岁,且四位老爷子均是因为腹痛入院。不过,虽然同是腹痛,但却各有各的病因。在“快速康复”及“个体化微创治疗”的理念指导下,四位高龄老人经过治疗,都康复出院了。

患肿瘤的郭大爷

因为“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4天”,83岁的郭大爷住进了市三院普外科。影像学检查提示:升结肠占位,且中度贫血,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很差,入院后予以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采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同步进行,短时间内使郭大爷的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手术做准备。不过因肠道准备不佳,两次肠镜检查都没能做成,梗阻病情反复。最终,宋永蔚主任当机立断,给郭大爷做了腹腔镜探查术。果然发现升结肠肿瘤。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将肿瘤切除。由于术前准备充分,采取了手工吻合,没有进行肠造瘘。

术后,快速康复的理念指导下,对郭大爷进行个体化治疗,十天后,郭大爷顺利出院。

肠套叠的魏大爷

小肠里的脂肪瘤也能造成肠梗阻?答案是肯定的。85岁的魏大爷因突发腹痛以“急性肠梗阻”入院。做了腹腔镜手术探查发现回盲部小肠套叠入盲肠,小心退出套叠部分的小肠后,发现小肠内有6×4cm带蒂肿物。因套叠部分小肠缺血时间长,血运不佳,无法保留,只能将坏死部分切除。宋永蔚主任为老人做了3cm小切口辅助后,切除了包含小肠肿物在内的部分小肠。

术后病理回报肿物是粘膜下脂肪瘤,万幸!万幸!

虚弱的梅大爷

同时期入院的老年患者中,89岁的梅大爷年龄是最大的。因为反复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通过入院后相关检查,考虑梗阻性黄疸,发病原因为胆总管多发结石所致,手术指征明确。但是,因为梅大爷重度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及一般状况极差,手术耐受性不佳。宋永蔚主任带领团队,为梅大爷制定了细致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案。在大家精心呵护下,梅大叔最终完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不久,老人康复出院。

固执的高大爷

和之前三位老爷子比起来,76岁的高大爷可谓年轻了很多。但高大爷生性固执,依从性不佳,给医生的诊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入院时,高大爷重度的离子紊乱、营养不良,使手术存在极大的风险。

住院期间,宋永蔚主任通过耐心沟通,细致讲解,逐步取得了老人的信任。通过充分的评估后,为老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微创手术,为高大爷取出了胆总管末端的结石,切除了伴有Mirrizi综合征的病变胆囊。手术仅有四个穿刺小孔。最终,固执的高大爷对医护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出院时对普外二科的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技术全面的外科团队

如今,老年患者日益增多,高龄患者的治疗风险较高。宋永蔚主任表示,扎实的基础、严谨的态度及丰富的经验缺一不可。尽管微创手术及围手术期镇痛,一直是患者的诉求,但围手术期的严格管理、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应用,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微创技术、医患沟通交流的技能,都是患者治愈的保障。

同时,宋永蔚主任提醒,老年人感觉反应迟钝,有时候腹痛的感觉没有年轻人明显,极易耽误诊断和治疗,因此,更应该重视老年人的腹痛。

专家介绍

宋永蔚

市三院普通外科二病房主任,主任医师。现医院外科基地教学主任,辽宁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青年委员,加速康复学组委员。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先后在医院,医院,上海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等规范化治疗,尤其是对胃癌、大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及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低头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shiajd.com/dsys/75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