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三个字,大部分人不陌生。但胆结石到底什么样,很多人说不上来。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唐胜利,8年来从近台手术中攒下了各式各样的胆结石。他将它们分装在标本瓶或袋子里,坐门诊的时候随身带过来,让它们“现身说法”,帮助就诊患者了解病情。
唐胜利带一些胆结石样本坐诊
大的、小的,方的、尖的,黑的、黄的……这些形态、颜色各异的胆结石样本,是唐胜利坐门诊时的“沟通神器”,他也成了颇具特色的“石头医生”。
唐胜利收集的胆结石样本
大结石常引来一声“你吓我”,小结石往往最能“搞事情”
5月26日上午,走进唐胜利的门诊室,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桌上有几个透明的小瓶和小袋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小石头。有些如碎砂石,有些形态规则,有的小如米粒,有的大如鸭蛋……
“这些都是我做手术时从患者胆囊里取出来的胆结石。”唐胜利说,自己从年正式进入肝胆胰外科,完成的胆结石手术约在台左右,可以说什么样的胆结石病情都见过。
在与患者沟通时,他发现人们对胆结石的“知晓度很高,了解度很低”。当然这也不奇怪,因为患者一般只能从报告上读到胆结石三个字,影像资料上通常只能标出结石的大小、颗数,就算有图像,对非医学专业的人来说也看不明白。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胆结石只是个抽象的概念。
唐胜利认真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
“所以我就把手术中取出的胆结石,冲洗干净后装起来。接诊到同类患者时,就拿出来给他们看。实实在在的一颗结石摆在眼前,患者一下子就明白自己身体里有什么了。”他说。
当天来就诊的张女士就是胆结石患者,胆结石引发过两次胆囊炎,但她一直纠结切不切胆囊。最近她又觉得不舒服,医院。唐胜利指着张女士的影像报告告诉她,她的胆结石有2厘米,要手术。张女士在自己手上比划了一下,说“2厘米应该还好吧”。唐胜利回身取出一小袋结石,倒在一张白纸上,“你看,就是这种胆结石,2厘米的是这么大。”他一边说,一边指向其中最大的一颗。这颗胆结石呈深褐色,看上去大小接近一颗葡萄。
唐胜结合影像资料向患者解释病情发展走向
“啊,有这么大?”张女士惊讶了。唐胜利解释,医学检查资料给出的结石尺寸是长边的长度,一般人会理解成平面概念,很少能想到胆结石是立体的。看着眼前的胆结石,张女士当即表示会认真考虑手术,再也不一味拖下去了。
唐胜利带到门诊的结石中,有一颗差不多有鸭蛋大。看到这颗胆结石的人,几乎第一反应都是:“你吓我,这大!”“这颗胆结石是在今年的一次手术中取出的,患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唐胜利介绍,老人的整个胆囊都被这颗“巨石”撑满,胆囊功能已经完全丧失。
唐胜利特别指出,大颗的胆结石看着惊人,但在医生眼中,小结石更加危险。他解释,胆囊连接着肝脏和胰腺,位置非常殊,小结石一旦出去“串门”就变得很不可控,它们一旦堵在胆总管或胰管就会引发各种危险,严重的甚至会致命。
攒石头并非为了个人收藏,只是为了患者少走弯路
虽然做了几千台手术,但唐胜利真正开始留意收集胆结石,是最近三四年才开始的事。他介绍,从手术中取出的胆结石,医生一般会拍下来或拿实物给患者“过目”,有些患者想留下作纪念,就送给患者;有些患者不想留,他就留下来。目前他已经收集了满满一抽屉,约四五十种形态各异的胆结石。
“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个人收藏。”他笑着说,自己只是想用它们来辅助教学和医患沟通。
他感慨地表示,当医生越久越懂得患者的不容易。“我遇到过很多‘走弯路’的人。他们查出胆结石后四处辗转,打针吃药,上网搜资料,在保胆还是切除之间纠结……他们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钱,但随着时间推移,胆结石并不会自己消失,反而会引发炎症甚至癌变。”他指出,胆结石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几乎无法有效预防,“大家流传的多喝水、少吃油腻等建议,事实上并不能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只能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降低诱发胆结石炎症的几率。”但是就算不发生炎症,也不能阻止胆结石的生长,更防不住小颗的结石溜出胆囊去其它地方“搞事情”。
他指出,一些人习惯性地把胆结石和肾结石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是很大的误区,“有些肾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让它通过尿液排出去。但胆结石位置不同,不可能自行排出。而且前面也提到了,对人来说,胆结石待在胆囊里比它到处跑更安全。”
因此,一旦发现胆结石需要足够重视它,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唐胜利认为,患者及早做出正确的医疗选择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现实情况往往是医生说到口干舌燥,患者仍然觉得云里雾里。尤其门诊量一大,接诊单个患者的时间有限,想让患者在就诊时就能搞清楚抽象的医学概念几乎不可能。
唐胜利讲解病症和治疗方式
如何做到直观易懂?这些胆结石样本就派上了大用场。他坦言,大部分患者一看到这些胆结石,他甚至不用再多做解释,对方马上就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可谓一石胜千言。“我粗略评估了一下,这些胆结石能让沟通效率提高两倍。”唐胜利说,这些胆结石也拉近了患者和他的心理距离,节约出来的时间,他就能给患者更多的科普信息和治疗指导,更大程度帮助他们。
唐胜利拿着胆结石样本向患者讲解
他也坦言,闲时看看这些胆结石,每一件标本对应的手术都历历在目,“我的每一件胆结石样本背后都有一个患者的故事,他们就医过程、治疗与康复,还有他们的家庭……”他说,自己时不时的也会“睹石思人”,想到这些患者最终摆脱了病痛,自己身为医生也深感安慰。
极目新闻记者陈凌燕
视频剪辑陈凌燕
通讯员李晗於鑫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