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形成的原因归纳:喜欢吃甜食的人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食用糖分过多,会改变胆汁的成分,从而会造成胆汁内的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使胆固醇积累过多,形成结石;节食、减肥容易形成胆结石,因为空腹会造成胆汁的分泌减少,而其中胆固醇的含量却不变,这样就很容易沉淀形成胆固醇结石;不运动、肥胖会引发胆结石,因为很多人平时都爱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类的饮品和零食,而这些食品会导致身体快速发胖,体重快速增加,如果不多运动,就会形成胆结石;长期的情绪不佳也是形成结石的一方面因素。
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胆胀”一词,《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块,口中苦,善太息。”意思就是胆区疼痛,有包块,嘴苦,爱叹气。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曰:“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适用于气郁型病人。
4.利胆丸:茵陈12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克,共研细末,加猪胆液和羊胆液克(先将胆液熬浓到半斤),拌入药面中,加适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5.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一:茶粉排石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普遍受到大众的喜爱。从中医上来讲,它有着清热、降火、消食、利尿、醒神等作用。而茶粉排石的偏方大致作法就是:将未浸泡过的茶叶(最好是绿茶),研成粉末状,每天需服用3-6次,每次3g左右。其中睡前、早餐前需固定服用一次,其他则间隔3小时后才可服用。第一次吃的时候每次2茶匙,每天吃5次,约2天后,改为每次1茶匙,每天4次。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二:吊南瓜曼取干品吊南瓜曼g-g(新鲜品g-g),洗净后切成碎粒状,用开水浸泡当茶饮用。每天泡一热水瓶,平时和吃饭时都可以饮用,一天只喝一瓶,必须每天换药重泡,连喝3一4天,排除的石一般为浑浊状尿,有时有小的石粒,当小便有拉丝状液出现,就说明结石全部都排净了。在治疗期间,切禁烟酒、不食用油炸、辛辣、高胆固醇类食物。
治疗胆结石的偏方三:苹果汁苹果,具有多种功能,能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硬化,软化血管,疏通血脉等。而用苹果治疗胆结石的偏方做法是:每次将2个苹果榨取新鲜果汁一杯,或者购买百分百原汁的苹果汁,一天饮用3-4次,每次饮用ml左右。
介绍几个胆囊结石的食疗药膳:
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结石排出后,不要马上吃太饱,以免伤胃。少吃高脂肪、高油、高糖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按时吃早餐。多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居住环境的卫生问题,少吃动物内脏和蛋黄类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赞赏